在新時代國企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實踐中,建工智能制造設計分公司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技術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核心動能,在深化設計領域與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建設中打造“紅色引擎”,書寫出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答卷。
深化設計中的“紅色精度”
設計分公司黨支部構建“黨建+技術”攻堅機制,在樅陽二期17000噸輕鋼廠房項目中,項目黨員牽頭聯合業務骨干組建“黨員突擊隊”,面對6000余份復雜圖紙與多維度結構體系,以“政治學習+技術研討”雙輪驅動模式,率領團隊夙夜匪懈堅守崗位,以分秒必爭的攻堅態勢持續推進深化工作。這種“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的工作機制,使項目在25天內完成從深化設計到吊裝無縫銜接,創造行業同類項目效率標桿。
樅陽二期項目現場
在技術創新領域,黨支部將BIM技術與傳統深化設計深度融合,在橋梁工程中實現平曲線放樣、鋼結構節點可視化管理,使寧合高速等項目深化效率大幅提升,累計完成超1.5萬噸橋梁鋼結構深化設計,以“紅色精度”筑牢工程質量生命線。 裝配式鋼結構里的“民生溫度” 設計研究院以“黨建+鄉村振興”為抓手,構建“設計-生產-施工”全鏈條服務體系,黨員骨干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設計中,創新采用分層裝配式結構提升農房抗震性能,聯動廠家實現墻板、屋架等構件工廠預制,獨立構建了“安徽建工裝配式建筑體系”,獲省廳及集團領導高度評價。配套編制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品圖冊》,自主制作的宣傳動畫成為行業推廣范本。
裝配式鋼結構房屋
在長豐縣孔圩村、李楊村及吳山鎮農房設計中,黨員團隊將徽派建筑元素與現代裝配式技術結合,完成建筑、結構、水電一體化方案設計。效果圖展現的“鋼結構+傳統風貌”融合方案,既滿足農村居住功能需求,又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提供可復制的“鋼結構解決方案”。 融合實踐中的“智研答卷”
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耦合催生出顯著發展成效,設計研究院在深化設計中實現項目重大失誤“零發生”,累計完成超3.6萬噸鋼結構深化量;裝配式建筑領域形成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完整鏈條,在徐州至商丘高速房建工程中,裝配式鋼結構體系以“環保高效”優勢成為轉型新引擎。
“精研深耕、臻于至善”的理念背后,是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核心作用。設計研究院將繼續以黨建引領技術創新,讓深化設計的“匠心”與裝配式建筑的“初心”在鄉村振興與基礎設施建設中同頻共振,為建工智能制造集團高質量發展鍛造“紅色技術引擎”。